top of page

<澄雲Cafe>2022主題座談第3堂「安樂死、幫助死亡、自願斷食」及第4堂「好活、善生?」 活動報導



<澄雲Cafe>2022主題座談第3堂「安樂死、幫助死亡、自願斷食」及第4堂「好活、善生?」於2022年7月14日(四)PM7:00,假萬國法律事務所會議室順利舉行。


本次共學理事長黃三榮律師先說明「安樂死、幫助死亡」可區別為:(1)積極安樂死、消極安樂死、幫助自殺(Physician-Assisted Suicide, PAS或Physician-Assisted Death, PAD);(2)直接安樂死、間接安樂死;以及(3)狹義安樂死、廣義安樂死及最廣義安樂死。理解、釐清這些用語的定義及內涵,讓學員們在共通認識基礎下進行對話,日後在談論安樂死議題時,更有助於學員們掌握、區辨其共通及差異。 在討論拒絕或接受維持生命治療(Life-Sustaining Treatment, LST)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(Artificial Nutrition and Hydration, ANH)、斷食或是撤除維生設備,理事長黃三榮律師與學員一同思考這些行為是否就等同於善終(Good Death)?或是在簽署預立醫療決定(Advance Decision, AD)之後,就能確保走向善終一途?還是從死向生,回到當下的這一刻,如何善生(living well)直到死亡?這也呼應山田悠史醫師所著「最高の老後」,其英文副標題:5Ms to Live Well Until We Die。 接著學員提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(Advance Care Planning, ACP)費用是否由健保給付,讓負擔不起的民眾也能使用諮商門診,也會有更多人簽署AD。理事長黃三榮律師認為重點不在於AD的量,而在於ACP的質。一次ACP、之後簽署AD,如此單向式的流程,終結後就OK了嗎?理事長黃三榮律師提出4個From (From AD to ACP, From Outcome to Process, From Medicine to Person, From Dying to Living),理想的ACP與AD應是雙向而返復。 理事長黃三榮律師接著分享ACP是自己與家屬、醫療委任代理人、醫護人員等關係人共同參與的,而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ACP,而不是僅限於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」才做ACP。透由日常生活中,自己與關係人間對話、溝通,使關係人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;一旦因昏迷、認知退化等而不能自己決定醫療措施,這些關係人就比較能以接近自己的意思,做出代替決定。最後,在參與學員一一分享心得,圓滿結束本次共學。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